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张守国  杨效芳  陈贝贝
浚县白寺镇第一初级中学  456285

 
  摘  要:通过各类实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  中学化学  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化学实验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化学实验能力的体现。它既含有知识和心智活动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现出动作水平的高低。从中学化学教学来考察,化学实验技能是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所有化学实验的全过程。化学实验技能对于保证各类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获得正确的结论,制备预期产物和测定准确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各类实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化学实验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其中包括:1.常规仪器的使用技能;2.实验操作技能;3.实验记录、书写报告技能;4.实验设计技能;5.仪器和装置图的绘制技能。
 
  对于每一章、每一节的实验具体要求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则需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因此,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有计划、分阶段地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技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下面,看重对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的有关问题做一概括阐述。
 
  1、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所谓操作技能,是指实验操作近于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是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从事操作的能力。
 
  一种操作技能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操作表象→操作概念→具体操作→熟练运用操作表象就是将感知过的某一具体操作概括性地反映到头脑中形成大致印象,此阶段可能想象出“怎样做”,但实际上不一定真的“会做”;操作概念就是把某一具体操作的要领(本质或规律)抽象出来,能够说出“如何去做”;具体操作就是在操作概念的指导下,将操作表象付诸操作实践,或者说将操作概念还原为实际操作;熟练运用则是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当具体操作时,熟练自如,近于“自动化”。
 
  教学实践证明,一项操作技能的形成还有以下三个特点:1.1.开始进步快,这是因为初级阶段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质变飞跃过程。
 
  1.2.中间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停滞期,即所谓“高原期”。这是因为各种动作之间原有的配合关系已经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而新的配合关系尚未形成,使操作水平处于相对暂时的停滞状态。
 
  1.3.后期进步慢,“高原期”之后会有新的进步,但此时已是能形成的后期所段,是一个由不熟练到熟练的量变过程,所以进步较初级缓慢。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依据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2.1.把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一般过程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独立操作从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看,初中生已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表象和操作概念,需要教师提供感性材料,而讲解示范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种新操作,不仅要求教师讲清步骤,还要做好示范,以便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和准确的概念。
 
  在教师示范时,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操作表象、操作概念,会成为促使他们仿效的动力因素。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模仿练习,并通过对比,多次尝试近于成功的具体条件,使学生掌握操作的要领和基本规律。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实验内容或操作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独立从事实验操作,以培养、巩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技巧,逐步减弱实验操作的意识控制,不断增强动觉控制,最终达到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2.2.明确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一个概括的、笼统的教学要求。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应该首先在深入钻研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大纲中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规定,分析和理解有关实验技能在教科书中的分布、作用和地位,并做到实际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落实。就目前来讲,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出以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对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既不能敷衍塞责,也不要自行提高要求水平,加重学生负担。
 
  2.3.做到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先决条件,离开练习,根本谈不上实验技能的培养。但练习不等于机械重复,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练习过程中活动的结构、活动的方式决定了练习的质量。对于任何一项实验操作总是可以进行分解,使之成为更简单、更基本的操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单项的分步练习,从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更为复杂的操作,一般是由几个基本操作组成,因此,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只有通过综合练习,才能形成较强的实验技能。
 
  当学生学习掌握了几种基本操作之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还须明确,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除了知识的综合性外,还应具备基本操作的综合性、基本操作的连续性和基本操作的灵活性等特点。
 
  2.4.处理好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关系如前所述,技能的形成要靠练习。但是,练习的效果并不与练习的次数、时间成正此。尽管教师是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技能形成的后期速度也将会减慢。究其原因,除了技能形成本身的特点之外,随着练习的增多,学生的兴趣逐渐下降,注意力分散,以致造成效果欠佳。如果这种练习过于集中,这种趋势会逐渐增大。
 
  当然,集中练习也是必要的。在某一阶段开始的实验,教师的主要精力最好放在指导新操作或辅导操作技能较差的学生上。学生刚开始学化学时,通过基本操作,“粗食盐提纯”,“制取蒸馏水”几个实验,比较集中地进行了实验启蒙操作的训练,这对学生后续实验课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2.5.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迁移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或技能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操作上的正迁移主要来自操作的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如学生学会了液体药品的取用,对学习量筒量取的操作有潜在的辅助作用。学生掌握了量筒的读数方法,对滴定管的读数就会产生正迁移。
 
  而负迁移一方面来自有些实验操作表面上相近而实际上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对实验操作产生的干扰。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尤其对于那些表面相近而实际上不同的操作,要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加以正确区分。另外,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动作习惯也会影响、妨碍正常操作。如振荡试管时“满把抓”,闻有毒气体时用鼻子直接对着瓶口,洗刷仪器不用刷子而用手,如此等等。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帮助学生尽早从原有的习惯中改正过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
 

 
中原科技网编辑部信箱:ccdd3322@126.com   电话: 0371-56651882  137835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