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河南非遗:汝州马氏六合帽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中原科技网  王四典)6月4日下午,河南省非遗项目汝州马氏六合帽传承发展创新研讨会在郑州轻工业大学召开。国学家、理论家、艺术评论家张三铁,中原工学院原服装学院院长胡落雁,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薛峰,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王永刚,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系王建伟,河南省服装协会副会长郜虹,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河南大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丁一心,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观看了六合帽制作影像,听取马氏六合帽的百年发展故事,并就当前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河南省服装协会会长李刚主持了研讨会。

  据马氏第四代传承人马建军、马秀梅、马银霞介绍,“马氏天泰永春号六合帽(前身为汝州马氏永和号六合帽)”创制于1870年,经过马氏家族五代人呕心沥血,传承至今,历经了晚清、民国、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历史脉络清晰,传承有序。

  随着的时代的变迁,“六合帽”也与时俱进,在产品设计、立意、做工、创意、美观及实用等方面,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又赋予了产品全新的时代内涵。会上,专家们还就六合帽的量化生产、工艺改进以及文化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产品包装、宣传、商标设计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薛峰教授结合现代审美原则、商业包设计理念对六合帽的量产及应用场景做了商业分析。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院长,服装设计专家胡落雁教授结合现代服饰工艺就六和帽子的文化传承、制作工艺、材料选择等进行了点评。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河南大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丁一心先生就六合帽的工业化量产、产业化经营及作为高端文化收藏品的包装运作做了美好的预期。




  李刚最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六合帽的传承和发展即要守正,又要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变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应担当起历史责任,贯彻落实好国家保护和支持政策,使其更好地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中原文化繁荣和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背景链接一:
  中国自古即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帽穿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自明太祖朱元璋创制以来,历经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代。六百多年间,因其吉祥寓意及实用性,上至王公贵族,下及贫民百姓,全国通行,无家不置。历史之久,影响之深,无可匹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传统六合帽正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
  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天泰永春号六合帽(前身为汝州马氏永和号六合帽)”自1870年前后创制以来,马氏五代传承人始终秉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百姓至上”的家训,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几经风雨和劫难,多次被迫停产,又多次迎着困难重整旗鼓,并传承至今。
  为抢救和传承发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马氏第四代传承人马建军、马秀梅、马银霞等,结合汝瓷之乡地域文化特点和现代人审美趣向,经过多年探索,把汝瓷文化元素、中国结、织锦引入六合帽制作工艺,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设计创作了更具魅力和时代精神的现代版“天泰永春”六合帽系列产品,使这一民族特色浓重的传统技艺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