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孟庆国:一代名将殒陈州 



一代名将殒陈州     

孟庆国

在古城淮阳“人文八景”中,有一处叫梳洗台的景点,传说与北宋名将狄青有关。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秋,狄青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出知陈州。这位纵横边关战阵,令敌闻风丧胆的战将,一时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无奈郁愤中,在龙湖西北角的一处高地上筑台,常披挂戎装,登台望湖,仰天长啸,放声悲歌,抒发忧国忧民忧己之情。于次年三月,因“疽发髭”(嘴生毒疮)病逝于陈州任上,年仅49岁。《淮阳文旅》资料载,狄青死后,当地百姓怀念其忠良,在台上筑建庙宇以祀之,称梳洗台,又名“狄武襄公憩台”。《淮阳县志》载:梳洗台位于城湖西北隅,“清嘉庆元年(1796年)为纪念狄青知陈州所造。庙面阔7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结构朴实。1956年倾圮,后全部拆除。”

近去淮阳,我想去梳洗台遗址踏访,淮阳朋友告诉我,由于自然变化和岁月变迁,梳洗台遗址已被湖水淹没。我只能凭文献中记载的大致方位,循迹来到龙湖岸边,眺望波光潋滟的龙湖,缅怀狄公之英灵,抒发思古之幽情。

说起狄青,我曾有一桩难忘的往事。我上小学时正值“文革”狂热期,一切文物古迹及旧书,均被红卫兵视为“四旧”而“破”之。一些家有存书者怕惹是非,就把所存古书上交。一天我放学回家路过大队部,见院里堆着一堆书报,就去翻看,见到一本小说《萬花楼》,翻看几页,是写杨家将与狄青的,就随手装入书包带回。此后几天,我完全被书中所描写的狄青、杨宗保、包拯的传奇故事所吸引,茶饭不香,夜有所梦,下地干活也将书带上,有空就躲在一边看。这一幕被村里一个叫吴廷富的人看到了,此人没文化,假积极,好是非,见我拿本古书看,觉得是立功的好机会。一次我与村里人下地劳动,休息时躲在坟地树下看书,他悄悄靠近我,猛扑我身上将书夺走,然后如获至宝般将其送到学校,交给校长,告我看黄色书籍。为这事我吓得好几天心惊胆颤,好则学校的校长与班主任老师既明是非,又护学生,说此书不是毒草,不了了之。读了这本书,狄青的神勇和杨宗保、包公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脑中,更增加了我的求知欲望。   

狄青,山西人(一说汾阳,一说文水),出身寒门,16岁时,家人与乡人发生冲突,伤人后被官府追究,他替兄顶罪入监,脸被刺字,注销户籍,发配京师充军。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被选作散直。宝元初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发动叛乱,狄青被任命为殿侍兼延州指挥使,前往边疆作战。他年轻勇武,精于骑射,每遇战斗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向披靡,所带将士人皆用命,西夏军望而生畏,无人敢当。因其面有刺字,打仗时常披头散发、戴上青面獠牙铜面具,人称“面涅将军”,勇冠三军。在与西夏作战的四年中,他经历大小战斗25次,身中箭伤达8处之多,屡立战功,逐渐成长起来。康定元年(1040年),尹洙出任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与狄青谈论军事,很欣赏他,称“这是良将之材”,将他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二人也认为他是个军事奇才,厚礼相待。范仲淹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教他读《左氏春秋》。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书日进,很快精通兵法战阵,更加骁勇善战。在尹洙、韩琦、范仲淹几位“伯乐”的调教举荐下,狄青受到宋仁宗器重,官阶日升,10余年间,从一名下级军官累升任刺史、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官拜枢密副使,进入大宋中枢。

皇祐四年(1052年),广源州人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等9个州,建大南国,自立称帝,改元启历,广州城岌岌可危,岭外一带骚动不安。负责平叛的几位安抚使畏敌失策,屡遭败绩,多名战将阵亡,官军声威大衰,贼势日势。关键时刻,狄青上表请缨,仁宗大喜,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全权处置广南叛乱,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狄青到达宾州前线后,详察敌情,整肃军纪,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听从统一指挥。对不听号令,擅自用兵,致昆仑关溃败的30名将领,直接推出军门斩首,诸将为之震慑,再不敢抗命不遵。军队整肃后,兵威复振,狄青抓住敌痹懈怠战机,出敌不意,一昼夜越过昆仑关。在步兵与正面敌军激战的关键时刻,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两翼杀出,冲击敌阵,叛军不敌溃退,官军奋勇直追击50余里,斩数千首级,生擒叛贼500多人,侬智高纵火烧城后逃走,其手下官僚吏属多被杀或被俘。

昆仑关大战破敌,广南叛乱平息,狄青居功至伟,圣眷日隆。宋仁宗为嘉奖他的功绩,力排众议,封狄青为大宋枢密使,同平章事,位列宰相,使狄青达到了人生巅峰。不仅封官,仁宗还命人将狄青的画像挂在自己宫中,宣传褒奖狄青的勇猛,并在京城二环内奖励狄青豪宅一座,狄青极尽恩宠,荣耀至极。

狄青囚徒出身,凭出生入死的玩命拼杀,成为大宋最高军事长官,书写了属于他自己,也属于大宋王朝的一个传奇故事,但同时,也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伏笔。

自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又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节度使兵权后,重文抑武,偏重防内逐渐成为大宋王朝基本国策。枢密院作为掌控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武臣执掌权柄,有违祖制国策。北宋靠科举取士,中央与地方要职均由文人掌权,特别是仁宗天圣年间,天下人才辈出,朝中精英荟萃,出现了有名的天圣精英集团。这些人大多自以为有安邦定国、出将入相之才,从心底里瞧不起非进士及第的武官。在西北战场时,韩琦是狄青的顶头上司。一次,韩琦因故要杀狄青部将焦用,狄青为其求情:“焦用有军功,好儿。”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当着狄青的面斩了焦用,一点面子也不给。狄青官拜枢密使后,想起韩对自己的训斥,仍耿耿于怀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从狄青官拜枢密副使开始,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渐次显露,至其被拜枢密使,朝野上下的文人士大夫们与狄青的冲突日益严重,以至到了皇上都难以调和的地步。大宋开国以来,武将执掌枢密院者,除开国将领曹彬外,再就是狄青了。就连当年当过他老师、上司的范仲淹,也不过是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不仅如此,狄青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可是宰相职衔,狄青一干就是四年。于是,当时朝中多数文臣,包括韩琦,文彦博,庞籍,范仲淹、欧阳修这些贤臣名相都站在了狄青的对立面。很难说他们对狄青有多大私仇,实则是重文轻武、文不容武的观念使然,使文臣们对快速升迁,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高居他们之上的狄青心生妒忌和怨恨,必欲除之而后快。而狄青自认为出身卑微,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协助仁宗处理朝政,处处谨小慎微,文官大臣们找不到合适的缘由,于是就以民间讹传或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事来罗织罪名,诬陷找碴。《宋史》中记载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臣们三次上疏弹劾狄青,均属以讹传讹,明显偏离事实。如说狄青家里的狗生角,住宅夜里有光怪,是凶兆;京师发水,狄青一家到相国寺避难,晚宿佛堂,被认为是亵渎佛祖,倚功骄横;就连狄青善待部下,受士兵爱戴,也被说成是笼络人心,有谋位之嫌……强烈要求罢免狄青枢密使之位。仁宗不忍说:“狄青是个忠臣。”文彦博反唇相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顶得仁宗默然无语。狄青不服气,问何故要如此待己?文彦博盯着他,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有些怀疑你罢了。”狄青无言以对,百口莫辩。在文官集团不依不饶的参奏下,宋仁宗无奈同意罢免其枢密使一职。《宋史·欧阳修传》载:“狄青为枢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讹言籍籍。修请出之于外,以保其终。遂罢知陈州。”狄青到藩镇以后,朝廷每个月都派使者去慰问,名曰看望,实则提防监视,是文彦博们计谋。每次听说使者要来,狄青都会惊吓疑虑,惶恐不安,结果不到半年,就在满腔忧愤和委屈中黯然离世。

狄青死讯传来,仁宗悲不自胜,唏嘘涕零,在皇宫内为他举哀,并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号“武襄”。大宋有严格的谥法决定,文官谥号以“文”打头,武官谥号以“武”打头。“文”之后,依次为:正忠恭成端恪襄顺……如范仲淹谥“文正”、欧阳修谥“文忠”等;“武”之后,高低顺序为:忠勇穆刚德烈恭壮……如高怀德、岳飞谥“武穆”等。“襄”虽在文官谥号中排名第七,却是当时一个武官所能得到的至高荣誉。但再高的谥号,再多的愧意,也不能让一代战将死而复生了。

《淮阳县志》载,狄青就后,被葬于陈州。今淮阳黄集乡狄杨庄北有青杨堌堆遗址,“为宋狄武襄公墓,无考”。城南刘桥村西南有青冢,“旧志疑为宋代狄青墓,不确”。另一种说法是,狄青死后被其后人移葬故乡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狄家社村,现存“狄武襄公祠”。还有多地也说有狄青墓,孰真孰假,尚无定论。但无论身葬何处,狄青命殒陈州,灵魂不朽,使古老的陈州大地多了一份厚重。

自古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大宋以文治天下,使经济快速发展,文化高度繁荣,但武备国防实则乏善可陈。东京梦华所掩盖的内忧外患,狄青之死所彰显的武备失策,早已埋下了北宋覆亡的根基,最终酿成北宋王朝的盛世悲歌。狄青离世这一年,西夏再次进犯,于断道坞大败宋军;第二年,邵州蛮反宋,一路劫掠;第三年,交趾(今越南)袭击钦州……在随后多年的战争中,北宋苦无能征善战之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疲于应付,委曲求全状态。终于在70年后惨遭靖康之耻,国破家亡!此后,另一位出色的战将岳飞,步狄青后尘,登上了南宋的历史舞台,但结局比狄青更为悲惨。

名将虽死,英名永在。诚如明代嘉靖朝御史范珠 《谒狄武襄公祠》所言,“宋祚方兴虏未平,将军百战捍危城。流言难泯生前节,信史犹传身后名。八尺穹碑苍藓合,一区故宅野云横。晚来风撼溪山村,仿佛南征弓马声。”历史虽已远去,却为现实留下一面镜子!当今世界,遍布狼烟,国门之外,群狼环伺,和平之下,危机暗伏,但愿能以前车为鉴,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狄青就后,被葬于陈州东北20公里处。今淮阳黄集乡狄杨庄北的青杨堌堆遗址,据说是狄青墓。


 

作者简介:

孟庆国 :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电视文化专题片《老家河南》策划人、抗战英烈(彭雪枫)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秘书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传承者、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