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周学超:我为浚县乡村振兴开新局工作建一言


浚县:学史力行践初心、我为乡村振兴开新局建一言

浚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周学超  周学超
 
   乡村振兴新局怎么开展,今后工作怎么干?浚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周学超就乡村振兴开新局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镇村队伍建设,配齐镇村队伍力量。

    目前县级乡村振兴部门机构和队伍基本确定,下一步要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机构和队伍,各镇(街道)要成立乡村振兴办公室,明确3-5名有编制、有岗位、懂“三农”、爱“三农”的专业人员具体负责乡村振兴工作;各村也要明确1-3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向各乡村振兴示范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坚持“好人好马上前线”原则,挑选“最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帮助基层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发展农村产业、抓好乡村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和做好为民服务等具体任务。
 
  (二)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坚持合理规划先行。

    结合发改、自然资源、交通、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订好乡村振兴规划,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积极构建完成县域城镇国土空间一体的规划体系,促进县域整体提升和城乡均衡发展。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按要求保留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三)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围绕六大特色产业,理清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行情,突破传统农村产业束缚,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规划好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强化乡村振兴物质支撑。
 
  (四)推进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公路、安全饮水、住房安全、清洁能源、动力电网、通信网络和物流快递等乡村产业发展和群众衣食住行的各项设施,强化乡村发展的基础保障。加大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文体娱乐、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加大乡村社会的基本保障建设,完善养老、医疗、社保、救助等保障体系,提高保障率,解除农村群众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后顾之忧。
 

  (五)积极培育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将乡村振兴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加大“一约四会”的建设力度,完善议事规则,规范行为准则,消除薄养厚葬、天价彩礼、低俗“婚闹”、大操大办等各种不良现象和低俗风气,大力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拒绝低俗“婚闹”等新风尚新风气,引导群众共同遵守新规、倡导新风。发挥榜样的力量,抓好典型示范,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邻里”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加强农村突出环境治理问题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强化后期管护服务,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下水道建设,改善排水设施,妥善解决农村“黑臭水”问题。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注重源头分类减量,建立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积极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建设,有序推进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七)汇聚优质人才力量,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吸引支持返乡创业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培训,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聚焦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群众能力提升需求,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开拓干部群众工作思路和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八)强化党建引领示范,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先进村,无不例外都有一个坚强的支部和优秀的村支书。“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坚持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原则,拓宽用人渠道,通过公开竞选、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致富能手中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好、致富能力强优秀村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创新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要配齐配强村支部班子,加强村支部班子各干部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发挥集体的力量找到发展的最佳路径,带领群众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要继续向乡村振兴示范村选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不断强化党对农村的领导,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为民办事服务能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宜,增强干群鱼水情谊。


注:本文转自浚县脱贫攻坚在线平台
 
中原科技网编辑信箱:ccdd3322@126.com   电话: 0371-56651882  137835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