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中原科技网-学术-郑洪涛-如何开展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

如何开展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

桐柏县淮北小学 郑洪涛

  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从事认识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宋代学者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陶行知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定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无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极为不同的。因此,针对现代中高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一性格特点,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就很重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其中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而中高年级学生的兴趣极为丰富,如求知兴趣、活动兴趣、冒险的兴趣、好奇的兴趣等,因而教师能否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为中高年级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兴趣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呢?

  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知识和体育训练正确的认识

  体育课堂教学中结合和借助观看体育影片、看体育赛事、欣赏体育竞赛短片、小视频等方法,老师简要介绍和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起源与发展,通过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体育兴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另外,还要重点向学生介绍本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曾经取得的体育成绩和获奖的学生,并展示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奖杯、奖状、锦旗。学生通过视觉观察感受,进而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进行体育训练的热情。

  二、利用反口令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高年级学生处在由儿童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持久。针对这些生理特点,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原地转法”一节时,才入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已属复习课,但动作并不一致。这种课若按常规教学授课,会使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课堂效果就不好。而采用“反口令”的教学方法,把原地转法的教学转化为游戏教学形式,让每位同学做与口令相反的动作,看谁做得迅速正确、失误少,并表扬成绩好的小组,鼓励差的小组集中注意力,正确判断并作出技术动作,做错的同学自觉做一个能娱乐大家的体能训练动作,比如俯卧撑、蹲起跳、侧手翻等,也可以唱首歌、猜个谜语等,这可以使学生在严谨而愉快的气氛中既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品德修养,又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丰富课的组织形式

  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跳跃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也是竞技性很强的项目,这个项目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在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组织一次小型的跳跃比赛,评出当堂的“跳高王”或者“跳远王”,并不定期的组织跳高或者跳远“争霸赛”,在学期结束时决出跳高或者跳远“总霸主”,通过竞赛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的目的。同时告知学生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竞赛,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又如:在上肢力量练习时,单纯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我将学生分组,进行“立卧撑”、“俯卧撑”对抗赛,累计各组完成次数的总和来评价胜负,还可以把跳绳、投掷实心球等项目同体育达标结合起来,使学生练习有目的,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兴趣。

  四、利用“顺口溜”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把一些技术动作要领总结成教学口诀,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顺口溜”,不但简练易记,而且生动形象,易引发学生的动力,同学们一边念着顺口溜,一边做着技术动作,不知不觉的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蓝球训练“抢球”一课时,许多同学不理解其要领所在,常出现犯规动作。这时老师应正确引导,采用顺口溜概括抢球的动作过程:“判断准确动作快,拉撞转抢用力拽,转体力量要适当,倘若犯规就失败。”结合这四句话进行示范与讲解,并要求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以自身动作与这四句话相对照,几分钟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便基本掌握了抢球基本要领。由此可见,体育课不仅仅是传道,更重要的还是怎样帮助学生解惑,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课堂中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记得有人说过,做事应该做到“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步,有可疑处而不疑者,不曾学”。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并不断的引导同学们思考,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内心深处有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火候,学生们此时会豁然开朗,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做为体育教师更应把握好这一火候。充分变换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堂课便获得了成功的一半。

  六、改变体育的评价标准

  学生因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教育方式等影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传统的体育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达到老师想要的教学成绩。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标准的区分,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例如:体育达标中的仰卧起坐项目,对于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孩子来说,一分钟要做二十几个,简直有点遥不可及。如果我们简单地判断他们不达标,那么他们就失去做仰卧起坐的兴趣,也许这一生他们都将不会达标。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只要体育训练态度端正,坚持练习,哪怕最后测试的时候就做一个,在老师心中也能达标。这样一来,学生没有负担,也激发了练习兴趣,一个、两个、十个……,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练习,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其中一个学生由一个不会做,到一分钟能做31个。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别的体育课堂教学达标项目学习中,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七、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

  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促进、心理沟通和思想交流的加温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和学生进行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感染上情感色彩。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足球和篮球这两个项目兴趣非常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此兴趣不大,为此,面对他们这些群体,我总是用生动形象的讲解,熟练、轻松、自如、潇洒的技术动作示范,偶尔还会做一些花样表演,并始终保持非常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和激发他们对体育知识和体育训练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引起注意的诱因,是诱发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体育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各项运动技术行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催化剂。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求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的身心在欢快的体育课中得到锻炼。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方法因人而异,我们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提倡愉快教学,灵活运用运动技能教学,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极大的范围内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尝试兴趣教学,在课中争取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并使学生感受到练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果,以达到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终生体育运动训练意识,提高运动训练水平,为最终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建设健康中国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