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中原科技网-学术-栗志艳-浅论大提琴在戏曲伴奏中饰演的“角色”


浅论大提琴在戏曲伴奏中饰演的“角色”

鹤壁市豫剧院  栗志艳

  我国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个,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音乐语言、音乐风格,更具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乐队编制,因而构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豫剧又叫“河南梆子”,隶属中国五大剧种“京、评、豫、越、黄”之列,起源于河南开封;声腔体系属“板腔体”,具有一板一眼的声腔特点。其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与陈素真大师把豫剧的板胡进行了改革(原本的豫剧板胡与秦腔板胡是一致的),板胡为豫剧主弦, 大弦、二弦逐渐弃置。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等,组成了中西混合乐队。

  一、大提琴在戏曲伴奏中的发展和作用

  大提琴进入中国戏曲作为低音区伴奏乐器的历史不足百年。新中国建立后,在文化部设立的“戏曲改进局”延续着党在延安时就已开展的戏曲改革探索工作,中国戏曲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繁荣发展的历史阶段。随着戏曲艺术的革新和发展,戏曲乐队相继增设了琵琶、二胡、洋琴、中阮、古筝等民族乐器。而大提琴是西洋乐器最早进入我国戏曲乐队并取代传统大低音胡的乐器。六七十年代,在普及样板戏的过程中,各个剧种、各大专业院团的乐队都得到了加强发展,普遍增加了西洋管弦乐器,并进行配器处理。这些做法充分加强了戏曲乐队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戏曲音乐的表现力。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整理、复排的优秀传统剧目很多,戏曲乐队的队伍趋向于民乐加木管乐,整体艺术风格更趋向于民族化。乐队的改良和充实,使戏曲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现代戏在舞台艺术中地位的提高,大提琴作为西洋乐器进入地方戏曲伴奏中,始于河南省豫剧三团,在现代京剧样板戏盛行时,大提琴不仅在京剧的舞台上常见,且在全国地方戏院团也很普遍。传统古装戏恢复至今,大提琴与豫剧乐队已经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现在,大提琴已很普遍出现在专业院团的乐队配置上,成为乐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因为大提琴的音域十分宽广,音色富有人声美,音响具有独特的个性,并与其他乐器的声音有极好的融合度。作为独奏、领奏、合奏、伴奏的乐器,既可演奏宽广浑厚或宁静抒情的描写音乐,也可演奏技巧性较高的灵动旋律,还可以借用双音、和弦来烘托戏剧性很强的音乐气氛,从而加强了乐队的厚度,使乐队有了很稳的“根”。它不仅对主奏乐器有很好的衬托和辅助,也使戏曲乐队在渲染舞台气氛、增强戏剧效果、丰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传统戏、现代戏百花齐放的今天,在开幕曲、幕间曲、场景音对白音乐、唱腔伴奏中,大提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戏曲乐队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二、大提琴在戏曲伴奏中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提琴在戏曲音乐中的地位越显重要,就越要求大提琴演奏者具有较好的演奏技能和素质,完美地将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融入到戏曲音乐特定的群体环境中。作为大提琴演奏者,首先要了解剧种的音乐风格和板式特点,分析其调式规律,研究掌握各自的声腔特性音和在上行、下行、微升、微降等方面的音高变化。俗语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掌握了重要的剧中音乐特点,才能与其他乐器有机的融为一体。因为大提琴的音准概念是按西方十二平均律来分配的,其音阶、半音、升降音等都有严格的分贝标准,而戏曲音乐的音准概念大多是根据区域性演员的传统唱腔习惯和调式规律来设计的。如豫剧唱腔中出现较多的“#4”音,在西方音乐中有严格的物理性标准,否则就是音不准,但在豫剧唱腔中往往要比西方音乐的音准略高一点,这样才使演唱者及听众感觉舒服。大提琴伴奏员必须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修养,掌握一定的和声知识与音乐理论。在这一点上,在演奏过程中要经过严格配器的分谱、并有乐队指挥统一协调,组织练习;演奏时肯定和声进行的规律,尽量运用和声功能中主——下属——主的和弦低音进行,以增加音乐的张力,增强乐队演奏效果。

  三、大提琴在豫剧各板式中的伴奏作用

  大提琴因独特的音色,在各式乐队中用处颇广,无论中西乐团还是戏曲乐队都需要它。为何说大提琴是弦乐中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呢?因它音色柔美安详,沉稳宁静,听着给人近似“一位曼妙且忧郁的姑娘正在对你诉说着曾经的点滴”之感。听李自伟老师讲,我们鹤壁市豫剧院最早是1972年才有大提琴伴奏的,起初音色单一,无法兼容、优化低音部分,后来随着电子琴的普及引进,大提琴才显得不那么单调,加之闷子、巴松、单簧管等合奏,在伴奏时增强了低音区的浑厚饱满,使整个乐队在高中低三部分都能很好的兼容、共鸣,为强化、烘托、推动剧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了把所学技艺在演出中最大化的发挥,也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大提琴演奏技能的提升,我不断在学习与实践中追求进步,终于使自身的伴奏水平有了新的突破,日渐成熟,不仅从戏曲伴奏中找到了大提琴的演奏技能,在戏曲独奏上也能够游刃有余,受到戏曲作曲家范立方、汤其河老师的赞赏。

  在豫剧四大板式之流水板的伴奏中,大提琴一般以拨强拍为主,在此基础上,同时用拇指和中指一起拨两根弦(五度或八度),让旋律更跳跃,根音更稳健,近似于两把大提琴在伴奏,让观众听起来舒服、音色浑厚且又不燥。

  如果把“流水板”比作轻巧灵动的“俏花旦”,那么豫剧的二八板和慢板就宛如吐气若兰的“青衣”和抒发情感“老旦”,二八和慢板节奏一个中速一个稍慢,为使音与音之间连绵不间断,伴奏是常用长音、连音运弓。从弓根到弓尖,要均匀拉长弓,尽量少噪音,突出强与弱。柔弦用压柔的技巧,拉中弓要像男中音;滑到高音,接近小提琴,又接近女高音,听起来柔和富有歌唱性,降B调中要注意旋律和音域的关系,突出一、二、三弦的音域,运用恰当的话效果很好,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

  结语:
  舞台艺术需要创新,乐队演奏贵在用心。想要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把大提琴这个“角色”在乐队中扮演好,必须要潜心钻研,虚心向前辈和同仁求教,多学多练、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应有的作用。戏曲是综合艺术,离不开演员、乐队、服装、道具、化妆、灯光、午美、音响的通力协作。目前,鹤壁市豫剧院在金不换先生的带领下创排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全团上下争先恐后,暗自练功,以期提升自我,不断完善。作为大提琴演奏元,我将努力工作,提高演奏水平,为我院今后的繁荣发展略尽绵薄,也为我院乐队伴奏的效果更加完善而倾尽全力。

 


本文作者栗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