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风雨三十”书华章 “二次创业”谱新篇——写在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之际

  “风雨三十”书华章 “二次创业”谱新篇

  ——写在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之际

陈晨   蒋晓芳

  1992年11月1日,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指引下,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省政府批准建设的首个省级开发区奠基成立,此后便实现了从省级开发区到国家级开发区的8年跨越、阡陌农田变发展高地的30年巨变。

  30年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聚焦发展定位,紧盯主业主责不散光、紧扣产业转型不停步、紧抓体制改革不放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用智慧和汗水,用激情和热情,在66.76平方公里土地上书写着令人瞩目的发展华章。
 

   
 海能达焊接机器人正在自动焊接。

  从“一条路”到“一座城”

  ——这是城市体量和城市内涵实现大幅提升的30年

  1992年6月4日是鹤壁开创现代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节点。这一天,鹤壁市决定打破老城发展的空间制约,在淇河之滨建设经济开发区,为城市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这已是鹤壁市第三次为破解发展困局采取的“空间移动”。当时鹤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处的山城区大胡地处丘陵盆地,投资环境差,吸引外资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经过多方考虑,该市决定在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建设空间大的大赉店兴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93年开工兴建淇滨大道、兴鹤大街等路段,到1997年基本实现路、水、暖、电、通信、土地“五通一平”;建成区面积从最初的8.84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13.7平方公里……从一条淇滨大道开始,30年间,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道路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特别是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107国道综合整治行动,兴鹤大街北延、衡山路、科学大道等建成通车,现代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拉动北部新城建设全面起势。

  “我刚来的时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周围还有好多玉米地。”2005年到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市民李先生,见证了该区的发展变化,“这几年,城市框架越拉越大、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批设施齐全的品质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学校、商务办公区、行政办公区、休闲娱乐区应有尽有,我们生活休闲越来越方便了!”
 


 明镁新材料研发基地。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栗敬良介绍,围绕打造“产城融合样板区”,该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破解“有产无城”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三区协同”、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产业支撑能力。

  在加快北部新城建设方面,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等要求,完善城市功能,健全配套设施,全民健身中心、主题公园、花园绿地、特色小巷、淇河书屋、智能停车港湾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启动实施鹤壁金山镁业小镇建设,打造镁业小镇会客厅,布局镁业小镇创智产业园项目,加快推动金山园区由“边缘化”向“主战场”转变;以北部新城为载体,科学布局龙岗汽车电子产业园、高分子材料产业园、中原光谷、海尔轻量化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推动科研展示中心、孵化器、人才公寓等功能设施集约化构建、一体化配套,全面形成与鹤壁科创新城的对接融合之势。

  “30年前,开发区阡陌桑田,30年后,开发区已形成‘一城一镇一园一区’发展布局、‘一核双心、一廊双脊、三大板块、城田相拥的整体空间格局,实现了从‘一条路’到‘一座城’的沧桑巨变、从田园郊区向现代新城的华丽转身。”栗敬良说。

  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新”

  ——这是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实现新跨越的30年

  在天海集团线束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经过下线、压接、预装、总装等工序,一条条汽车线束鱼贯而出。得益于科技创新支撑和智能化改造,该公司生产的汽车线束产品覆盖红旗、通用、蔚来、小鹏、特斯拉等近百家传统车企和新能源汽车品牌,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从最初的模仿引进,到如今的创新引领,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30年,先后经历了筹备初创、起步创业、快速成长、转型跨越四个时期。创业之初,开发区按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的思路,引进天海集团等一批本土优势产业和企业,夯实了全区产业发展基础;而后,该区坚持科技引领、转型为纲,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零基础跃升到2021年的近90亿元,企业数量也由最初的0增加到3055家,基本奠定了汽车电子、光电子和镁基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的雏形。

  30年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锚定“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区一高地”)发展定位,实现了从零开始到全市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历史性跨越,并形成500亿级的汽车电子、百亿级的光电子、百亿级的镁基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汽车电子产业由大到强。以天海集团为“链主”,组建“鹤壁汽车电子产业集团”,带动358家关联企业协作配套、集群发展。卫星移动手持终端、车载娱乐视听系统、汽车线束及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0%、30%、20%,“中国天眼”超过三分之一的反射面板来自该区。

  光电子产业由有到优。以仕佳光子为“链主”,探索“中科院半导体所+中试基地+企业+产业引导基金”成果应用转化模式,打通“产学研用”堵点,吸引47家光电子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形成了以仕佳光子产业园为引领,以中原光谷、荣兴光电子产业园、深圳电子工业园为支撑的“1+3”发展格局,光电子从无到有,产业规模以年均40%以上增速加速扩张。

  镁基新材料产业由小到大。以海镁科技为“链主”,联合明镁镁业等31家企业成立“镁基新材料产业联盟”,聚焦变形镁合金产业链分工协作、联盟式发展,高性能、轻量化镁合金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3C等领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镁粉、镁屑、镁粒和镁牺牲阳极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30年间,我们培育了全市唯一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获批了全市首家省级产业研究院、首家省级中试基地、全市唯一的全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唯一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唯一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突出成就,承载着开发区30年的蝶变印记,也见证了阡陌农田变发展高地的时代巨变。”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东华说。

  从“探路者”到“排头兵”

  ——这是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的30年

  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全省首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落实改革开放、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不断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先后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开发区。

  强化开放招商。聚焦招大引强卡点落子,实施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成功引进青岛海尔、广州工控等全国百强和行业龙头落户于此。以申建河南鹤壁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园为契机,努力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开放程度高、研发能力强、服务效率高的国际产业园,引导企业集聚,打造新时期高质量外资集聚的重要载体。202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完成23.5亿元,全市总量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6亿美元,全市总量第一。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嵩山路公交港湾是鹤壁市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示范点。

  坚持项目为王。总投资110亿元的海尔轻量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中原光谷、总投资20亿元的镁业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天海小镇、高分子材料产业园、拓硕智能汽车电子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项目强力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鹤壁综合保税区建设初具规模,“保税+制造”“保税+物流”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三大主导产业、N个专业园区、一个对外开放平台的“3+N+1”的开放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创建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企业服务管家的作用,年均为企业融资超15亿元,解决用工超5000人。以“一窗通办”为突破口,聚焦“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企业信用修复、法治环境提升等五大行动,31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全市综合排名第一。

  时光无言,山河为证。30年间,每一项深化改革的举措,每一趟风雨兼程的奔波,每一次敢为人先的探索,都促使着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步成长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

  三十年回眸,娓娓道来;未来已来,继续书写。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军表示,站在新起点,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落实“十大行动”,围绕“三区一高地”发展定位和“一城一镇一园一区”发展布局,以“全国进百强、全省当先进”为奋斗目标,以“二次创业”为引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在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