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种粮大户又有新概念:从追求“稳产”到追求“高产”

 
         中原科技网讯(王四典) 经过了两年周期性的观察,今年,来自山东省籍种粮大户詹永治在夏邑县郭店乡杨土楼村只终于决定“上新了”——种植赛德麦8号,从追求“稳产”到追求“高产”。
       因为前期有雨,10月21日上午,詹永治打了第一次地,开始晾晒。就在这天下午,夏邑万家丰农资有限公司的常灿、李晓阳和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刘文豪再次来到詹永治家,帮助詹永治“拌种”,也就是把赛德麦8号麦种拌上拌种剂。
    “2020年,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赛德麦8号种子在夏邑县刚推广时,当年只卖出了几千斤,这两年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已经超过百万斤。”常灿难言喜悦之情。
      为规避农业种植风险,今年52岁的詹永治向来求稳。从2015年开始,他流转了1050土地,一开始种植西瓜、白菜、花生等,从2017年开始稳定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如今已经有8年时间。
  
      “小麦穿‘红衣’,防虫又防病。”詹永治笑道。今年夏季,受到返青季节干旱和收割时期连阴雨的的影响,詹永治种植的小麦平均产量1050斤,比往年少了300斤左右;到了秋季,尽管有个别地块玉米被淹,每亩产量仅有1000斤,但通过玉米密植,好的地块达到每亩1800斤,玉米平均亩产也达到1400斤。
         在詹永治看来,没有好的种子,想高产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从一开始大量种植的稳产的小麦品种——百农和中麦系列。从前年开始,他开始观察邻居种植的“赛德麦8号”,连续跟踪了两年,发现这一品种有显著的特点:抗黄病、抗冻害、强抗倒、超高产、品质优。
     “农户种植表现这么好,我们大户种植也不会差。”詹永治想。于是,当连续两年推销赛德麦8号种子的李晓阳再次找到他时,以稳为主的他终于决定今年上新“赛德麦8号。”

         10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他又打了第二次地,晾晒到下午。“因为墒情大,不能用大型机械,不然把地打‘活’了”。詹永治说。当天15时,农机手开着种肥一体机开始播种。
      “前面旋耕机,有点草就拨拉开了,很先进,紧跟着下肥料15公分,然后播种,肥料在下面,种子在上面,离地面3到5公分,通过镇压管压成沟,不但提高肥效,冬天有点雨雪还保墒,效果相当好。”
     除了种子“上新”,詹永治不无自豪地向记者的展示了今年“上新”的另一个“宝贝”——新型的种肥同播机。在机器后面,关国启顺着麦沟用手往下抓起两把土,看到了麦种,满意地点点头。今年70岁的关是种粮“老把式”,现在是詹永治的技术员。
      “还有一个植保员,1000多亩地,日常管理就我们三个人,农忙的时候有固定的长期工4到5个,包括今天的农机手。”詹永治自豪地说,农业机械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赛德麦8号百亩示范方一天就可以播完。
       自从干上了农业,这些年,他耗资10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拖拉机、脱粒机、烘干机、无人机、种肥同播机等齐全的机械化设备。今年,詹永治计划在购置3台自走式喷灌机,解决灌溉“难题”。
       “科学种田是关键,小麦种植要防病虫害。”除了良种,詹永治种地还有良法,什么时候灌溉,什么时候喷防,小麦生长各个时期的管理要点,詹永治心里都有数。
       如今,提起“老詹”,周边乡镇的农民都知道,詹永治已经成为当地周边农户种植大田作物的“风向标”。“如果赛德麦8号种植好的话,来年扩大个八九百亩地没问题!”詹永治信心满满地说,周边很多农也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都在跟着自己选择种麦。“下一步,我们将以托管为主,规模扩大的分散风险。”詹永治种地越来越上瘾。
                                                                                                                     责任编辑:王四典